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由胎盘脐带流出的血,其内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利用脐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白血病等疾病的效果显著,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细胞
B.与早期囊胚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
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由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自身移植的优点是排斥反应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分析以下事实: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②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D.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具有启动表达的潜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多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供体与受体在胚胎移植前后的生理环境必须保持一致
B.在胚胎移植前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快速繁殖良种牛
C.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试管牛属于动物克隆范畴
D.必须配制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我国从荷兰引进了十几头性状优良的乳用牛,畜牧工作者为推广这一优良品种,利用若干本地的雌性黄牛,迅速繁殖出了一大批纯种荷兰乳牛。这种很成熟的繁育方法最可能是( )
A.体细胞克隆 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 D.受精卵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
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
B.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C.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
D.在严格控制和检验下培育的转基因生物绝对不会危害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类有机物,则列出这4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④: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④: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①-④:酶、蛋白质、激素、脂质
D.①-④:激素、脂质、酶、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