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右图所示的过程培育试管苗。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 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含有核糖体而不含叶绿体
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③因为它是需氧型微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④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⑤在遗传中会发生基因突变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了解到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2P标记腺苷,探知了DNA分子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H数目为16
B.纤维素、血红蛋白的单体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C.DNA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D.脂肪既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又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技术中,都改变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迅速获得大量脱毒植物幼苗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细胞核的个体性状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若转基因技术被乱用,恐怖组织就可以( )
①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②把炭疽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重组到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
③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④把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在一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