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
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
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
D.土壤中的NO
转化为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时,需使用:
A.同种限制酶 B.两种限制酶 C.同种连接酶 D.两种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应用中不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B.将C4植物的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
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D.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有无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获取真核生物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A.“鸟枪法” B.DNA扩增技术
C.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 D.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0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温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_,引起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_________中枢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2分)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 ] ________细胞受损,使[ ] _________分泌不足, 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____________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2)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丘脑除参与血糖调节外,还参与 的调节。
(3)从图中看,物质A、B调节血糖浓度的生理效应属于____________作用,物质A的作用机理是促进____________,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如下:
(1)上图中过程①称为 ,过程②称为 。如果图标是一个封闭的大棚生态系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你认为采取何种措施对植物生长较为有利? 。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完成图中⑤过程的生物中,根瘤菌是非常有名的,请你具体说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互利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图中⑦过程的生物是 ,其代谢类型是 ,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面材料:
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无害。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内并成功地实现表达。由于棉铃虫吃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应用了____________技术。
(3)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过程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4)将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体内的操作步骤是: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5)控制毒蛋白合成的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科技成果在环保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