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产生乙酰谷氨酰胺
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以下能正确说明酶活性调节的是 ( )
A.只要一种代谢产物积累,酶活性就下降
B.代谢产物将使直接形成此化合物的酶活性下降
C.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控制生产条件是人们对酶活性调节的惟一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诱导酶的阶段,代谢活跃
B.衰亡细胞形态多样,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菌体逐渐解体,释放出代谢产物
C.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
D.稳定期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手段
B.虽然青霉素是抗生素,但在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严格灭菌
C.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pH呈酸性时产生乳酸或琥珀酸,pH呈碱性时产生谷氨酸
D.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采用过滤.沉淀.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毫升)几次取样结果如下
样品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菌体数量 |
32 |
56 |
127 |
234 |
762 |
819 |
821 |
824 |
pH |
6.0 |
4.7 |
5.9 |
4.9 |
5.7 |
5.1 |
5.3 |
5.6 |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取样次序:a→b→c→g→f→h→e→d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与括号内的几种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禽流感病毒)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发酵工程的代谢产品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 ( )
①过滤 ②沉淀 ③蒸馏 ④萃取
⑤离子交换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在利用谷氨酸捧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
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佳时期
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
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
生物 |
硝化细菌 |
乳酸菌 |
根瘤菌 |
衣藻 |
能源 |
氧化NH3 |
分解乳酸 |
固定N2 |
利用光能 |
碳源 |
CO2 |
糖类等 |
糖类等 |
CO2 |
氮源 |
NH3 |
N2 |
N2 |
NO |
代谢类型 |
自养需氧型 |
异养厌氧型 |
异养需氧型 |
自养需氧型 |
A.硝化细菌.乳酸菌 B.乳酸菌.根瘤菌
C.根瘤菌.衣藻 D.硝化细菌.衣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