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
(1)果蝇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 。
(2)图B中①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 。
(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 。
(4)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型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
(3)Ⅲ-2可能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密码子 |
GCA |
ACU |
CGU |
UGG |
GCG |
ACC |
CGC |
|
|
GCC |
ACA |
CGA |
|
|
GCU |
ACG |
CGG |
|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 。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1] 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这个氨基酸与前接的氨基酸是通过 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方法Ⅱ为 ,依据的原理是 ;方法Ⅱ常用的方法是 。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 )
A.ATP水解酶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血红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图示所有基因的编码区都是不连续的
C.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从食物链A→C→B→D→H →G上,G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C种群数量下降10%,H种群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D与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硫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2可以被生产者吸收
B.硫细菌必不可少
C.酸雨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引发的
D.硫在生物群落中随蛋白质等有机物的代谢而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