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人类遗传病系谱图,母亲是纯合子,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①Y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③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④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⑤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玉米体细胞(2N=20)若干代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时,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10、20 B.20、20 C.20、40 D.20、l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实验 |
|
实验结果 |
|
编号 |
实验过程 |
病斑 类型 |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
① |
a型TMV病毒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② |
b型TMV病毒感染植物 |
b型 |
b型 |
③ |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 |
b型 |
a型 |
④ |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 |
a型 |
a型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真核生物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所示的节段正处于解旋状态,但该节段很快会恢复原来的双 螺旋状态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是DNA聚合酶
D.图中的②合成好后,通过两层单位膜与核糖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抗性品系 |
CGT 丙氨酸 |
GGT 脯氨酸 |
AAG 苯丙氨酸 |
TTA 天冬酰胺 |
敏感品系 |
CGA 丙氨酸 |
AGT 丝氨酸 |
AAG 苯丙氨酸 |
TTA 天冬酰胺 |
氨基酸位置 |
227 |
228 |
229 |
230 |
A.抗性品系有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
B.CGU、CGA是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
C.抗性的产生是由于DNA上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D.与敏感基因比较,在抗性基因中有两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农科所通过如右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B.b 过程需要通过杂交来提高纯合率
C.a 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a 过程提高了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淋巴
B.②可以通过①进入⑤
C.图中④处的CO2浓度高于⑤
D.葡萄糖进入②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