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基因工程运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建“工程菌”时可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和噬菌体
B.培育转基因动物可用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做运载体
C.培育转基因植物常用植物病毒和土壤农杆菌的质粒做运载体
D.运载体上常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
剪刀 |
针线 |
运载体 |
受体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等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的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
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
C.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症
D.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细胞内的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通过小泡形式发生转化的是
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 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C.内质网膜、核膜、细胞膜 D.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B.“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C.“生物导弹”既可以消灭肿瘤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
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7分)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1)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_______的________中枢调控的。
(2)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________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________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方式散热。
(3)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________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