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所做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分裂产生子细胞后的变化特点,是某些性状表现母系遗传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早期的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有些消失了,有些则进化为适应陆地、水体等不同生活环境的现代爬行动物
B.鸟类起源于早期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水生、陆生和飞翔生活的种类
C.两栖类起源于早期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水生、陆生生活的种类
D.哺乳类起源于早期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适应淡水、海水、沙漠、森林等环境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
1 |
2 |
3 |
4 |
A. |
染色体 |
DNA |
RNA |
基因 |
B. |
DNA |
基因 |
脱氧核苷酸 |
碱基 |
C. |
核酸 |
DNA |
基因 |
脱氧核苷酸 |
D. |
核酸 |
染色体 |
DNA |
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B.1、4 C.2、3 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成了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