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州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8分)
I(14分)某植物的气孔是由叶片表皮上成堆的保卫细胞及其之间的孔隙组成的。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下图是气孔张开的调节机理,情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引起气孔张开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是 。
(2)晴朗的夏天中午,保卫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其生理意义是 ;这会导致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含量 。
(3)将该植物叶片放入pH=7(此条件下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的溶液中,气孔会 ;若将其放人0.35/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 。
(4)该植物花瓣中花青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则上午花瓣上的气孔张开时,保卫细胞中的花青素呈 色。
Ⅱ(14分)有一种植物,其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图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基因A控制酶1合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是 。
(2)从该植物中直接分离出基因A并成功导人大肠杆菌,但该大肠杆菌不能合成酶1,原 因是基因A编码区中含有 ,导致基因不能表达。
(3)现选用白花植株,其线粒体导人抗病基因,与蓝花植株杂交,F,全为抗病紫花植株, 则父本和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分别是 。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4)该种植物通常为窄叶,现发现种群中生长着少数阔叶植株。有人认为阔叶性状是基因突变所致,也有人认为阔叶植株是多倍体,具有多倍体的特点。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来鉴定阔叶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用无氮培养基能够直接筛选出根瘤菌
B.培养基里如果一旦出现乳糖则大肠杆菌体内将会有分解乳糖的诱导酶产生,但分解葡萄糖的组成酶在细胞里一直存在
C.细菌连续培养中选用对数期菌体作菌种可明显缩短调整期,同时稳定期也因此而缩短,从而缩短了培育周期
D.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的体细胞培育成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这三项均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淀粉 ③尿素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⑥激素 ⑦消化酶 ⑧维生素 ⑨递质小泡
A.③④⑤⑥⑧ B.③④⑤⑦⑧⑨ C.①④⑤⑥⑧ D.②④⑤⑥⑦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1ml,摇匀后再加入乙液3-4滴
④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⑤鉴定蛋白质时,要用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各1ml混合,现配现用,结果溶液呈紫色
⑥观察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发现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细胞
A.①②④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________;
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与上图生理活动有关的两种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5)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综合题
(7分)图一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
(1)曲线A表示__________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__________相含量的变化。
(2)图二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图一__________区间。
(3)乙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4)若细胞乙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3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_____,若为基因a,最可能是图一中a-b阶段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综合题
(20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几种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小麦生长的适宜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________;乙图Q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应注意满足植物生活的____________条件(请依据上述三图作答)。预计丙图Q点之后3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为3条曲线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呈逐渐_______。
(2)夏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低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___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为光照强烈时小麦叶片气孔逐渐 ,导致体内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3)干旱和板结的土壤中生长的小麦产量低,说明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P点小麦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Q点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呈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
(5)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0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为在5℃条件下,该植物________(能或不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 题型:综合题
(7分)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从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 3.5℅ 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 实验步骤:
①取2只试管,编号甲、乙。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3.5℅ FeCl3溶液,向乙试管加入 。
③观察各试管中 。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比较甲、乙试管O2的释放速度: 。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复上述实验,O2的释放速度最快的是 。
原因是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