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转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胰岛A细胞会分泌增多
C.糖尿病患者的原尿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过高,增加了原尿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D.肝炎病人的肝糖元少,脂肪可以大量转化成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某人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C突升至40°C,在时刻B,室内温度有突降至15°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血液的乳酸与碳酸钠反应所得到的乳酸钠在肝细胞内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
B.①、②、④均可参与体温的调节
C.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D.酶促反应“谷氨酸+丙酮酸→—同戊二酸+丙氨酸”可发生在肝脏的③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闭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在两个密闭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测量,根据结果绘制草图如右,据此推测
A.甲植物可能属于C4植物
B.乙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有正常叶绿体
C.乙植物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D.甲植物叶片具有两圈维管树鞘细胞围成的花环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NADPH和ATP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虚线构成的图形代表了微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B.在光合作用全过程中都不需要钾元素参与
C.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储存在ATP中
D.叶绿体基粒上的色素都能吸收光能,而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只是在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B.叶绿体利用光能分解水的反应发生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淋巴细胞,使其大量死亡
D.用15N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鼠,则在其尿液中可检测到含15N的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生理依次属于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有的人吃了某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
C.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场所都是骨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青霉素能作用于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抑制其大量繁殖,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功能
B.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及抗生素等
C.与效应B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一定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吞噬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所有病原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