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4643  64651  64657  64661  64667  64669  64673  64679  64681  64687  64693  64697  64699  64703  64709  64711  64717  64721  64723  64727  64729  64733  64735  64737  64738  64739  64741  64742  64743  64745  64747  64751  64753  64757  64759  64763  64769  64771  64777  64781  64783  64787  64793  64799  64801  64807  64811  64813  64819  64823  64829  64837  170175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二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二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

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二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20分)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

 

 

 


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_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简答题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______被染成,被染色的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______植物,小麦属于______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________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___种,即___________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全国卷一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简答题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