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4830  64838  64844  64848  64854  64856  64860  64866  64868  64874  64880  64884  64886  64890  64896  64898  64904  64908  64910  64914  64916  64920  64922  64924  64925  64926  64928  64929  64930  64932  64934  64938  64940  64944  64946  64950  64956  64958  64964  64968  64970  64974  64980  64986  64988  64994  64998  65000  65006  65010  65016  65024  170175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填空题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

       ▲      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

   的途径为图中的    ▲    (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

  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  

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在做还原性糖鉴定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原因可能是       ▲       。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过程操作规范,但得到的色素带中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            ▲           

  (3)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可以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      ▲     来判断细胞分裂时期。

  (4)用葡萄糖试纸(尿糖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判断“尿糖”含量高低的方法是把检测结果与      ▲     对比。

  (5)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一段时间后溶液并没有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实验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

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的NAA溶液浓度应依次为       ▲          (浓度梯度差为1.0ppm)。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3)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          

  (4)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实验题

 酵母茵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茵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

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O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    (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l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mm3(1mL=1000mm3)。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1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下列物质或细胞结构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

A.转运RNA       B.质粒          C.核糖体          D.ATP

 


 [s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

A.在细胞膜内外侧对称分布          B.是不能运动的

C.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D.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s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s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右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s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

 


 [s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题型:单选题

 [s1]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s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