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7届红湖学校高三第十四周阶段性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013
下图为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在发酵工程中利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酶①浓度
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
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戚酶②的菌种
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红湖学校高三第十四周阶段性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013
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做DNA粗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新鲜羊血代替鸡血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
C.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
D.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用甘蔗代替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地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值及菌体数量(万个/ml),几次取样结果见下表: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连续取样这段时间,菌体的数量基本上呈直线式变化
B.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C.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已被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缺氧时的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A中溶解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下图为荠菜胚发育的某时期示意图。基因型AA个体与基因型aa个体杂交,如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含有等位基因的结构是1和5
B.种子形成过程中由1提供营养
C.若5的基因型aa,则4的基因型一定Aaa
D.若结构2的基因型为Aa,则结构4的基因型一定为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无核膜和细胞器
B.幽门螺杆菌是寄生生物,不吃野生动物可避免这类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C.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产生抗体,获得抵抗再感染的免疫力
D.人体的胃只具备化学性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中耕松土后,下列过程受到抑制的是
A.有机物→CO2
B.NH3→HNO3
C.N2→NH3
D.NO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AA和aa杂交所产生的Fl,通过连续自交直至Fn,则在此过程中
A.杂合子的数目不断减少,纯合子的数目不断增加
B.此过程共发生了n次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C.基因型比例保持不变
D.A和a的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届海中高三级月考质量检测 生物(新课标人教) 题型:013
我国海关对出入境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禁止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的蔓延。否则,若有害生物一且流人适宜环境,就可能
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将近似于“J”型曲线增长 ②造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③造成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④其天敌数量逐渐增多 ⑤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