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
B.X点代表Tb、Y点代表Tc
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
D.X点代表Ta、Z点代表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将药物装入米纸(淀粉)做的胶囊中,可有效减轻某些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显然具有专一性,胃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活性丧失,不再起消化作用
C.开水冲服使唾液和胃液稀释,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
D.胶囊在口腔中经过的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来不及对胶囊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分子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在人体消化道中,淀粉能通过酶的作用被水解,但纤维素不能被水解,其原因是
A.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
B.纤维素水解的最适温度比淀粉高得多
C.纤维素水解的最适酸碱度与淀粉水解的不同
D.人体的消化道不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煮沸冷却的淀粉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试管各2 mL,接着又用量筒取2 mL新鲜唾液加入甲试管,又用该量筒(未作任何处理)取2 mL清水加入乙试管,振荡甲、乙两试管后放入37℃温水中10 min。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令人不解的是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对照A和B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说明淀粉均未被彻底分解
C.继续滴加碘液后,乙试管溶液应该变蓝
D.温水中放置10 min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20世纪80年代初,Cech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
②A+B→B+C+D可表示酶促分解过程
③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效能
④酶可提高反应速度而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⑤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⑥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有一种化学反应P+Q=R,下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
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