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用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
A.温度、湿度
B.空气、地心引力
C.空气、阳光
D.单侧光、地心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摘除顶端,可解除顶端优势
B.生长素在高浓度下,可作除草剂使用
C.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
D.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便的肥效很高
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嫩叶后,由于体内没有分解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C.在人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的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在番茄A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番茄B雌蕊授粉后去掉发育着的种子。下列各项对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B子房正常发育成果实
B.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B子房停止发育成果实
C.A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B子房正常发育成果实
D.A子房发育成有子果实;B子房停止发育成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D.受光的影响,向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园艺上应用2,4-D处理植物,下列各项中,难以奏效的是
A.获得无子果实
B.处理扦插的枝条难以生根
C.促进果实成熟
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如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研究的实验,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13
如图中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20 min转一周,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