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将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融合后,放到10℃的恒温箱中培育40 min。其结果和说明的问题是
A.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不受环境影响
C.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受温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用两种不同的荧光素分子分别标记两个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再将两个细胞融合,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在细胞膜上。这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
A.在双层之间做翻转运动
B.做自旋运动
C.尾部做摇摆运动
D.沿膜平面做侧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下列关于细胞膜上的“糖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链一般都和蛋白质或脂质结合
B.糖被分布在细胞膜两侧,和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
C.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D.糖被的存在对细胞的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或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酶
D.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细胞膜经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磷脂
B.蛋白质
C.多糖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密度减小,而面积扩大。据此你认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的代谢速率
A.加快
B.不变
C.减慢
D.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 题型:013
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