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8565  68573  68579  68583  68589  68591  68595  68601  68603  68609  68615  68619  68621  68625  68631  68633  68639  68643  68645  68649  68651  68655  68657  68659  68660  68661  68663  68664  68665  68667  68669  68673  68675  68679  68681  68685  68691  68693  68699  68703  68705  68709  68715  68721  68723  68729  68733  68735  68741  68745  68751  68759  170175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将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美国得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214日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CC的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猫妈妈。对该克隆猫毛色的合理解释是( 

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

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表达的结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血红蛋白与氧进行可逆性结合,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变化的曲线,简称为氧离曲线。但不同的生物在含氧量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是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血红蛋白特性进行测定后绘制的曲线。其中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域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动物(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同的

B.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往往也高

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因为物种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关于米酒酿(醪糟)的制作,正确的是( 

A.利用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原料糯米中的淀粉无须变化,可直接作为微生物的呼吸底物

C.要想得到较甜的醪糟,则不可将密闭容器放置时间过久

D.醪糟中的酒味来自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下列各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一粒小麦种子自播种开始,在一个生命周期中干重变化的示意图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Na元素对植物体来说( 

A.属必需元素而非矿质元素

B.属矿质元素而非必需元素

C.既非必需元素也非矿质元素

D.既是必需元素又是矿质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把刚萌动的丝瓜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的一定浓度溶液里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下。

处理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毫克/升)

4.7

4.7

1.0

CP100毫克/升)

6.2

6.8

0.9

乙烯利(1000毫克/升)

19.6

3.7

5.3

整形素(10毫克/升)

33.1

1.2

27.6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基因和激素以及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农业生产上常用间作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由于( 

A.可以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得到充分利用

B.可以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C.可以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D.可以提高农田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13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种群有50个个体,B种群有500个个体,C种群有5,000个个体,D种群有10,000个个体,则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关系是( 

AA→B→C→D

BD→C→B→A

CC→D→B→A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