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下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A、B、C都有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C.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3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1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1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1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1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1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1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1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1个碱基的增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分别为
A.24%、13%
B.23%、27%
C.48%、26%
D.22%、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精子全部不正常
B.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精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D.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后者产生的精子都不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F2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同窄叶雄株(Xb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B.1/2为宽叶雌株,1/2为窄叶雌株
C.1/2为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
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各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靖江市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013
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可能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T2噬菌体
③大肠杆菌
④酵母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