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下图所示)。其中能够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只有基因A、B同时存在,植株才能表现紫色性状
aaBb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体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合成紫色素
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比例为1∶3
Aabb植株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
以A和a分别表示茎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
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
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1/4
1/6
1/8
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两个双杂合子人结婚,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
3种;3∶1
3种;1∶2∶1
9种;9∶3∶3∶1
9种;1∶4∶6∶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且他们的双亲均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他们婚后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若已经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多少
1/9 1/8
4/9 0
1/4 1/8
1/9 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核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绵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四分体的数目都减少了一半
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分子数目是四分体数目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