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984  6992  6998  7002  7008  7010  7014  7020  7022  7028  7034  7038  7040  7044  7050  7052  7058  7062  7064  7068  7070  7074  7076  7078  7079  7080  7082  7083  7084  7086  7088  7092  7094  7098  7100  7104  7110  7112  7118  7122  7124  7128  7134  7140  7142  7148  7152  7154  7160  7164  7170  7178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
  2. B.
    质粒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3. C.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4. D.
    染色体、ATP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哺乳动物的胎儿和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哪种交换是非选择性的?


  1. A.
    食物的吸收
  2. B.
    激素的通过
  3. C.
    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 D.
    A,B型血液抗原的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2.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3.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4. D.
    d—e段的K+外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
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1. A.
    A+B,40
  2. B.
    A,20
  3. C.
    >A,20
  4. D.
    <A,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1. A.
    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2. B.
    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3. C.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4. D.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体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1. A.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 B.
    调节内环境的渗透压
  3. C.
    作为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4. D.
    参与细胞膜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雄性哺乳动物的胰岛细胞在进行某项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①细胞膜②高尔基体膜③内质网膜


  1. A.
    呼吸酶
  2. B.
    一种特定分泌蛋白
  3. C.
    血红蛋白
  4. D.
    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水平位置盆栽的豌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①   重力影响,使生长素靠近地面的一侧分布多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靠近地面的一侧分布多
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1. A.
    ①②
  2. B.
    ②③
  3. C.
    ①③
  4.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加入某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1. A.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2. B.
    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3. C.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4. D.
    该过程发生了ATP-ADP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1. A.
    曲线1肯定表示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2. B.
    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 min时完全分解
  3. C.
    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酶浓度
  4. D.
    如果曲线2,3, 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