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A.3∶2∶3
B.3∶4∶3
C.5∶2∶5
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h)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型DdXHXh和ddXhY的两人婚配,他们子女中表现正常的占
A.O
B.25%
C.50%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细胞中含有10个染色单体
B.由丙细胞可知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丙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或aBxD或AbXD或abXD
D.甲细胞经乙细胞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野生生物资源具有
①直接利用价值
②间接利用价值
③潜在利用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C、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②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③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④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E
B.种群丙在a、b、d、e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
B.食物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内源性因素
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ab段幼体所占比例小于cd段幼体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图一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丁四个物种,其种群密度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图二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某种群数量大小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中乙最可能是生产者
B.图二中的曲线1可表示甲种群从浅海区迁移到深海区生殖数量的变化
C.图二中的曲线2可表示丙种群从浅海区到深海区生殖数量的变化
D.图二中的P点可表示丁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的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