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在一个营养贫乏的湖泊中,藻类生长、发育、繁殖的限制因素通常是
A.可利用的太阳能
B.O2的浓度
C.CO2的浓度
D.可利用的氮和磷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为了证明两栖类动物的减少是否与臭氧层消失后紫外线照射有关,科学家采了蝾螈、蛙、蟾蜍等3种在当地水池中繁殖的两栖动物的卵各100枚,分别放在纱网做成的笼子中,置于原地的池塘中。笼子共分成3组:甲组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透明的塑胶板,用以隔绝紫外线;乙组则没有任何隔离,卵可以接受完全日光照射;丙组则是用无法隔绝紫外线的透明塑胶膜盖住。实验结果如下表。研究人员经过检查发现,这些卵或胚胎死亡是因为受到池塘中的微生物的感染。依据下表实验数据,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A.紫外线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蝾螈大于蛙,蛙大于蟾蜍
B.水中微生物是造成蝾螈、蛙及蟾蜍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C.紫外线造成蝾螈种群濒临绝种
D.两栖类胚胎经紫外线照射后,容易被水中微生物感染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通过观测包在冰中的气泡中的气体,可以了解当时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气温。下图观测数据来自对南极冰芯中气泡的观测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正确的是
A.温度变化是导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直接因素
B.气温升高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C.在距今140千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持续升高起因于长期的森林大火
D.若不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其能量流动情况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如下表所示。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种群,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 kJ/(m2·年)]。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 mg/L。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B的生理活动后,进入生物群落
C.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10.33%
D.调查表明,C中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最高,原因是污染物X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积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宜生长于荫蔽环境,可以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指垂直方向上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
C.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低
D.无机环境中的硫元素都以SO2的形式进入植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完全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3(配浙科版) 浙科版 题型:021
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有机型污染水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是变绿。前、后者生活着的主要生物的代谢类型依次是
A.化能自养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C.异养需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D.异养厌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