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这项工作对肿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差异。测定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时,通常需要考虑温度因素。这是因为________。
(2)有人称恶性肿瘤为细胞周期病,其根据是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在________期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
(3)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________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__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目前,采用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试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概念和技术,并指出下列概念与本课时有关知识的关系。
(1)造血干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并能分化出血细胞。
(2)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病因是,患者血液内的________癌变,无限制地增生繁殖。
(3)骨髓移植:“骨髓”的取得,是从“骨髓”提供者体内抽取________,并分离出________,再将后者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我们研究细胞癌变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________有关;研究细胞分化与生物________有密切关系;研究细胞衰老与人类及动植物的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标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量,其比为1.3∶1.2∶1,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_,其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
(3)三块骨骼肌细胞内,代谢废物沉淀最多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决定的细胞________的过程。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________决定、________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科学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细胞的________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它的细胞________性受限制,但是它的________仍保持着________性,这是因为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全套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高等生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育成个体,通过前者可以增加________;通过后者可以使高等生物形成________;体内的这种变化是一种________的变化,发育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这种变化达到最大限度是在________发育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科学家在早期胚胎中发现了干细胞,它能在体外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这些干细胞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的。
除了胚胎外,在脐血、骨髓、脑组织等也发现了干细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有希望用于患者的组织修复或器官移植,如果患者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类物质,与移植器官不相同,则会引起排斥反应。所以最好选用________(患者本人、父母、子女、配偶)的干细胞培育的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配人教版) 必修1 人教版 题型: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