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对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用3条曲线表示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名称。(生物数量值可任取)
(3)在图2中,用一曲线表示分解者短期内数量上的变化趋势。
图1 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表层海水含氧量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层以下海水中的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缺氧层在100~150m水层,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下则又稍微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限制海洋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图中所表示的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增大是迁入第_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的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种名 |
林冠层 12 m以上 |
乔木层 5~12 m |
灌木层 1.2~5 m |
草被层 0.9~1.2 m |
地被层 |
林鸽 |
97.7 |
1.4 |
0.9 |
—— |
—— |
荼腹鸭 |
49.0 |
40.0 |
2.0 |
—— |
—— |
青山雀 |
23.4 |
41.3 |
30.6 |
3.7 |
1.0 |
长尾山雀 |
23.9 |
39.2 |
29.1 |
3.9 |
1.9 |
旋山雀 |
21.2 |
49.7 |
17.9 |
11.2 |
—— |
煤山雀 |
18.0 |
43.9 |
31.0 |
7.8 |
—— |
沼泽山雀 |
4.3 |
30.0 |
41.9 |
21.9 |
1.9 |
大山雀 |
6.2 |
18.5 |
49.1 |
25.9 |
0.3 |
戴胜 |
3.4 |
16.9 |
55.9 |
23.8 |
—— |
乌鹈 |
1.2 |
4.1 |
14.7 |
52.4 |
27.6 |
红胸鸲 |
—— |
—— |
36.3 |
40.0 |
|
鹪鹩 |
—— |
—— |
12.5 |
75.0 |
12.5 |
(1)该地区栎林中,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林冠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乔木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灌木层,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草被层。
(2)栎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这种分布有利于减少鸟类之间的________。
(3)鸟类分布的上述特点表明,群落结构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的曲线为a,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如曲线b,用达尔文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__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和HIV一样,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在图中,Y链上各节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Z链从细胞核移到细胞质中,与某细胞器结合,这种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部位是______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X链是Z链的模板,则Z的碱基顺序由上至下是_______________。
(5)这一DNA分子中碱基顺序的个别改变,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6)建立DNA分子立体模型的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X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Y链中腺嘌呤、胞嘧啶分别占Y链碱基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以Y链为模板形成的Z链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Z链的百分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