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581  74589  74595  74599  74605  74607  74611  74617  74619  74625  74631  74635  74637  74641  74647  74649  74655  74659  74661  74665  74667  74671  74673  74675  74676  74677  74679  74680  74681  74683  74685  74689  74691  74695  74697  74701  74707  74709  74715  74719  74721  74725  74731  74737  74739  74745  74749  74751  74757  74761  74767  74775  170175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树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类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请分析回答:

1A曲线代表________种群,它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2B曲线代表________种群,它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处于________地位。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食虫鸟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使其________能力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A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果酱瓶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持续观察两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______________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相互联系。

2)据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生物中两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如下图表示一种多层次、多级地利用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设计:先将农作物的秸秆作糖化处理,用以饲养家畜;取家畜的排泄物,用来培养食用菌;收集残留菌屑,作为养殖蚯蚓的原料;最后,把蚯蚓使用过的残留碎屑,连同其排泄物一同送回农田,做到物尽其用。分析说明:

1)在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所需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畜、食用菌、蚯蚓利用过的残留碎屑和排泄物经过________的作用被植物所利用。其中的氨经过________的作用,形成________,被植物吸收。

5)该人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下图中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下图表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请回答:

三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对分布在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

某种哺乳动物的身体量度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体长

395

460

540

耳长

125

108

90

尾长

115

90

80

如果上述测量数据来自于安徽的黄山、吉林的长白山、广西的桂林,则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测:

1)丙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下图为生活于浅海中的硅藻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图,请观察后回答:

1)在冬季(1212月)海水中硅藻数量很低的原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夏季(678月)硅藻数量仍处于底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冬、夏两季硅藻的数量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作用于生物的多种无机环境因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9·11事件”使四千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杂交技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材料二  美国对塔利班实施打击之后,几例炭疽病使美国陷入了新的恐慌。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呼吸传播、消化道传播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DNA是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为ATCCG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用较多的DNA样品,这可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均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__

3DNA杂交技术同样可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个物种的DNA样本经处理后形成的杂合DNA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

4)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在环境条件较好时,炭疽杆菌可通过__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酵母菌可通过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从同化作用方式看,炭疽杆菌应是________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用进化论观点或生态学观点分析回答:

1)自从能固定CO2、释放O2、沉淀碳酸盐的蓝藻在距今约35亿年前产生以后,地球大气圈的化学组成以及岩石圈都发生了缓慢而不可逆的改变;大气中CO2含量下降,自由O2得到积累。上述文字说明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无机盐在原生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若人体体液中Na+的含量计为100,则K+3.68Ca2+3.10Mg2+0.7Cl-12900。这种比例与海水的成分近似。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角度看,这一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者´ ´ ´报道:连月来长江、嫩江等地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引发东北老人马永顺太多的感触。从前由于超额完成伐木任务,他被评为全国劳模。1982年退休后,老人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造成的恶果,决心向大山“还账”,带领全家老少植树46500棵。上述报道给你最大的一点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