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塘中需氧型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部分来自大气,另一部分来自藻类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迅速繁殖;细菌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将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并通过生物技术合成了酯酶,只要将其加入三氯杀虫酯(一种毒性较强的常用有机农药)
中1小时,便能使毒性降低58%,几小时以后便能将毒性完全解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分析,已知酯酶的化学成分不是核酸,则酯酶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昆虫解毒酶基因合成酯酶,要经过转录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3)你认为这项科研成果在生产、生活中有何实际应用?(只需答出一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最终成为血糖。
(2)图中X所表示的物质是储藏在肝脏内的__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对维持人体内血糖含量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3)图中②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一种细胞器内,这种细胞器是
(4)人体进食后不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可通过分泌胰岛素,加速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过程,使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有些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出现图中
⑥表示的现象,这些人患有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②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
因编码区的DNA序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假设:赤酶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基因表达有关
实验:材料——同课题一
试剂——①适当浓度的赤酶素溶液 ②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 ③亚胺环己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方法——设置三组,每组所用材料和加入试剂同课题一的实验组,定量测定生成物。16小时后,其中两组分别加入亚胺环己酮和放线菌素D,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结果:三组实验结果汇总于图3。
讨论:①曲线b和c分别表示加入 和 后生成物量的变化。
②加入放线菌素D,最终和加入亚胺环己酮一样,都能抑制生成物形成,说明在种子时的淀粉酶合成过程中,赤酶素的作用是影响基因表达的 过程
③曲线b和c 不同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 和 。
(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 。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须含有 ,还须置于 处培养。
(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①“有光—食物丰富”,②“有光—食物贫乏”,③“无光—食物丰富”,④“无光—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 ,B: ,C: ,D: (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 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若利用此洋葱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 ,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 色。实验中用 和 分别作为解离液和染色液,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取材部位是 ,请在右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实验前须将蛙头部剪去,其目的是 。
(2)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右后肢下端的皮肤上,可看到 现象。
(3)若破坏蛙的脊髓,再重复上述(2)中的操作,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其原因是 。
(4)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一个神经元经 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1)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 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
(3) 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 。
(4) 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