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下面是物质在细胞内代谢图解(各种反应都有酶的催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方框内的物质和①、②两个过程。
(2)联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枢纽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有人用化学方法分析了大麦幼苗在0℃和16℃条件下根吸收水分的量与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其结果如图所示。
(1)试问: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量与吸收水分的量之间呈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_________的过程。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根吸收水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而根吸收矿质元素则是以__________为主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氧的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和,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一种低等绿色植物——小球藻悬液),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
(1)该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具有______性,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______,根据该实验写出乙图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图中和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在生物体活细胞内,不断进行着下面的化学反应:
ADP+Pi十能量ATP,请回答:
(l)在动物细胞中,形成ATP需要能量,该能量主要由________呼吸作用来提供,也可以由__________呼吸作用提供,还可以由__________分解来提供。
(2)在植物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ATP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作用,而分解ATP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物质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根据图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所要求的内容。
(1)[⑤]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黑圆点)首先是由附着在[ ]____上的[ ]___合成的___(物质)。
(2)它是由[ ]___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对该物质还有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简答下列问题:
(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中有__。
(2)1925年Gorter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组成。
(3)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是____,原因是____,被抑制的酶是催化_____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经化学分析某种物质,发现这种物质中含3条肽链,共103个氨基酸,则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___。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这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这种物质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下面是某种蛋白质的末端部分:
据此图回答问题:
(1)此图含有________个氨基酸(残基),_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_个羧基;
(2)用“”在图中标出其中的一个肽键结构;
(3)写出该图中的各个R基:____________;
(4)写出最左端的肽键水解而形成的氨基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生物综合题 题型:022
根据下面图解,回答问题:
(1)该图中,A表示____,B表示___,C表示___。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该化合物含有__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____反应。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决定的。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2008南京模拟)1952年,莱德伯格夫妇通过“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突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说明:将原始菌种培养在1号培养基中,待长出很多菌落后,将灭菌绒布面按到1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各个菌落。然后再将绒布面分别按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这种接种方法称为“影印接种”。同理,6号和7号接种自5号培养基,10号和11号接种自9号培养基。
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如果3中没有细菌长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
(2)根据3中菌落所在的部位,挑取2号培养基相应部位菌落中的细菌在4中扩大培养。同理,进行5~12的操作。5或9培养基中菌落数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大肠杆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
(3)3号与2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药性菌落(株)占全部菌落(株)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判断4、8、12中抗药性菌落(株)的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其中的细菌及其亲代有没有接触过链霉素?________。
(4)可见,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前或后)。链霉素对细菌抗性菌落(株)的作用在于________,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尽管环境中细菌菌群中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目前仍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抗生素的药效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