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有人用原子示踪法做了一个实验,给植物施用15N的氮肥,人吃了这些植物的可食部分后,15N最终从尿液中检测出来,分析一下,15N的行踪可能为:植物利用15N进行①合成物质a;人食用物质a后经消化变成物质b;物质b被吸收到体内后经血液运输到组织中;在细胞内,物质b经过②形成物质c;物质c在肝脏内被转变为物质d;在肾脏内,血浆中的部分物质经过肾小球的③和肾小管的④,形成尿液,物质d随尿液排出体外,15N从而在尿液中被检测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各代表什么物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2)①-④各代表什么生理过程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下图装置处于光下,以证实光合作用的某种必需条件:
(1)实验研究的光合作用条件是什么?________。
(2)实验中用浓NaOH溶液和石灰水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进行实验之前植株应怎样处理________。
(4)两小时后,取下玻璃瓶中的叶片并测试其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实验该怎样做下去?________。
(5)指出该实验中的对照实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________,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
(3)向培养液中泵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4)营养液中矿质元素有一定的配比,这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如温室栽培叶菜类,营养液中要适当增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简答题
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有机物积累Ⅲ数据绘成曲线如下图,请回答:
(1)植物在________段内制造有机物。
(2)植物在________段内积累有机物。
(3)d处凹陷,原因是温度太高,叶片气孔关闭,________吸收数量减少,影响光合作用________反应的效率。
(4)a处凸起,原因是下半夜温度偏低,呼吸作用________。
(5)曲线Ⅲ与时间直线围成一块正面积和一块负面积,植物在一昼夜中对有机物的有效积累的多少,取决于这两块面积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五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科学工作者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叶绿体,放入含有ADP、磷酸盐以及含[H]的载体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下图,请根据曲线各段特点回答:
(1)ab段由于缺乏,使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不能进行。因此,无有机物生成。
(2)bc段在提供了之后,由于ab段已积累了大量的_________,所以有机物能快速合成。
(3)cd段在无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无法进行,又由于ab段所积累的物质被________的原因,使有机物合成率逐渐下降至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实验如下图所示,使阳光通过棱镜照到容器A中,容器A中盛有葡萄糖溶液,其中生活着大量的衣藻,请分析回答:
(1)衣藻在容器A中是否均匀分布?为什么?
(2)在容器中再放入大量草履虫,这些草履虫是否均匀分布?为什么?
(3)如果将草履虫换成大量乳酸菌,则这些乳酸菌如何分布?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简答题
酵母菌在氧气充分时,也进行有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酵母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做了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的体积)和二氧化碳发生量(气体体积)的实验。回答跟这个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CO2的发生量哪一个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这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根据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所生成的CO2量如果相等,这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又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消耗了360mg的葡萄糖,这时生成了多少摩尔的乙醇?(原子量分别是:C=12 H=1 O=16)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下图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1)甲图中B点表示____________,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__________,Ⅰ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对利用的特点是_________,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
的物质是_____。
(4)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_____的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