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简答题
下图为两个种间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物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一~八表示各主要步骤)
(1)步骤一到步骤二是使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阶段,其关键技术是________。
(2)步骤二到步骤三一般要用________作为促融剂。
(3)步骤五为________过程,完成体细胞杂交。
(4)在形成再生植物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是步骤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步骤八表示选择体细胞杂种植株,杂种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6)该项研究解决了育种过程中的什么问题?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如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②为________过程,常用________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图中③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________。
(4)图中④的细胞培养,能获得________,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中提取。
(6)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如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处理,除去了_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
(4)着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生成了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的细胞应该是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简答题
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请据图解回答:
①②
③→④
(1)①表示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它的颜色特点是________。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选用(填编号)________。
(4)若①是花粉,则④是________,这项技术可用在________上。
(5)若①是胡萝卜根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__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
(6)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下图可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从A细胞到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处理。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__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酶,由此生成的A细胞和B细胞称为________。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过程。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________。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简答题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2、1、3、4、5、6、7部位。请据图回答:
(1)图中1、2、4、6分别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中7是________、是由2________上合成的,请举7的一个具体实例如________。
(3)1的功能是________。3、5都叫________,分别由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
(4)由此可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5)假如该图代表动物胰岛细胞,7分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这些分泌物作用的结果是________,这项生命活动有二种调节方式________,________。
(6)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大量能量是由[ ]________供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三号“杀手”。
(1)目前对糖尿病Ⅰ型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________,由________细胞分泌。
(2)让一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___。
(3)这种治疗用的激素过去主要是从动物的内脏中提取,数量有限,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指出图中2、4、6、7的名称
2________4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
②一般获取4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③6的获得:必须用________切割3和4,使它们产生相同的________,再加入适量的________酶,才可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造成的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并实现了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近年推广后,已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以上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应用了________新技术。
(3)在培育新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过程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
(4)控制毒蛋白合成的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的特点是________。
(5)“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
(6)该科技成果在环保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三人行 学生用书 生物 题型:043
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__,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