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下图所示在一个平静呼吸周期中肺泡内气体含氧量的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吸气初期,肺泡内气体总量在增加而氧含量在减少,原因是________的气体此时进入肺泡;血液中的________与肺泡气中的________持续进行气体交换。随后________进入肺泡使肺泡气中氧含量增加。
(2)呼气阶段肺泡内氧含量持续下降,而________气含量在持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回答:
(1)图为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此细胞的前一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列方式________。
(3)此细胞的后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4)图中1是________;2是________;3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下图所示为某营养成分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
请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此营养成分是________。
(2)实现AB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主要在________中进行。
(3)BC主要是________器官的作用的结果。
(4)从D至E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A~D表示真核细胞中与某三肽化合物的合成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核酸分子或区段,则:
(1)三肽的氨基酸密码子位于________。
(2)A与B的关系是________。
(3)B与D的关系是________。
(4)C可以是________的结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方法Ⅱ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如果让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3)从进化角度看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如图表示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程度随血液中氧分压(可理解为氧浓度)、pH不同而变化的曲线。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是pH值为7.6、7.4、7.2的血液,随氧分压变化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曲线。
据图回答:
(1)三条曲线均能反映出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程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为7.4。从b曲线可以看出,当肺泡气中分压在100~70mmHg之间变化时,血红蛋白________;当组织中
分压在70~10mmHg之间变化时,血红蛋白________。
(3)在剧烈活动的骨胳肌中,血液中的pH值会________,引起曲线位置变化,适应骨胳肌对________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原联邦德国的生物化学家布特拿用日本送来的50万只未交配的雌蚕蛾,提取12mg化学物质,他取其一小滴配成溶液放在屋子里,结果引来了成千上万只雄蚕蛾。
请分析回答:
(1)这种化学物质是雌蚕蛾分泌的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
(2)这种化学物质是位于雌蚕蛾的________分泌的。其作用具有高度的________。
(3)根据此实验原理,我们认为可用人工合成的________来诱杀有害的________性昆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下图是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请根据图作答:
(1)AB段的细胞叫________细胞,CD段的细胞叫________细胞,EF段的细胞叫________细胞。
(2)BC段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
(3)DE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分离和________减半。
(4)FG段DNA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分离。
(5)EF段与GH段比较,染色体数目变化特点是________,DNA数目变化特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精选·生物 题型:071
取三株根系发育完善、大小相似的油菜幼苗,分别置于已注入溶液(pH为6.84)和蒸馏水(pH为6.96)的3个广口瓶内水培,在室温下3小时后取出植株,测定上述3个广口瓶溶液的pH依次为6.01、7.82、6.80。
问:
(1)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溶液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3)蒸馏水pH略有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用箭头表示溶液中一个被吸收到叶肉细胞的过程和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