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l)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和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 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上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表示甲状腺激素是曲线________,表示的促甲状腺激素是曲线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与甲状腺的体积成________关系。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 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________合成和分泌________,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___会抑制________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研究表明,土壤中有一种细菌叫圆褐固氮菌,它能在代谢的过程中分泌某种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生根。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为了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配制的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能够保证抑制其他微生物存活。请据图回答:
(1)A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________(有/无)生长素,A与C对比说明:________。
(2)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
②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
③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不同稀释浓度的________。
④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
结果分析:如果________,则表明圆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3)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途径产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十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题 题型:071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___℃最佳。
(5)在图乙中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十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科试题 题型:071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__。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在a、d、e、f处填入“左移”或“右移”或“不移动”):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列图解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请据图回答: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交配方法中Ⅰ称为________,Ⅱ称为________,由Ⅰ和Ⅱ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植株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__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__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
(3)如果在一块纯合高秆的农作物①的水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作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的出现可能是由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方法:________
结果:________
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A、a)、乙(基因设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乙病为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遗传病,其中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Ⅲ-13的乙病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________。
(2)若II-7和II-8又生了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表示在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①中的________链为模板,以________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②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②是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据图判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4)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昆明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面是一组与实验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检测蛋白质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若要鉴定组织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可以使用________染液,观察到细胞内的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________呈现绿色,吡罗红使________呈现红色。
(3)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选用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染液是________;
(5)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FeCl3溶液和________;
(6)在“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为了防止绿叶中的色素被破坏,我们可以在研钵中加入________试剂。
(7)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所探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昆明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b、e、f、g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________;
(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两个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