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408  75416  75422  75426  75432  75434  75438  75444  75446  75452  75458  75462  75464  75468  75474  75476  75482  75486  75488  75492  75494  75498  75500  75502  75503  75504  75506  75507  75508  75510  75512  75516  75518  75522  75524  75528  75534  75536  75542  75546  75548  75552  75558  75564  75566  75572  75576  75578  75584  75588  75594  7560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关于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放置一天的洗碗水、河水、自来水各5毫升,分别注入13号试管中,再各滴加200.01%亚甲基蓝溶液。把上述试管在温暖环境中放置40分钟后,1号管内水样由蓝色变为无色,2号管内水样变为浅蓝色,3号管内水样颜色无变化。请回答:

1)在1号、2号试管内水样中大量繁殖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生物的数量与水样中的________含量成正比。

31号、2号试管内水样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近年来,在我国西湖、太湖等地都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大量藻类飘浮在水面使水变绿,并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时,水面只见藻类不见水,湖中鱼虾大量死亡。请回答:

1)这种发生在淡水湖的现象叫________。如果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海水变色,水质恶化,鱼虾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现象都属于________污染。导致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此类污染的有效方法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有机污水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此,环保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对污水进行了如下图的处理:

1)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黑臭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生物主要包括“土生土长”的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处理污水的曝气池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________,其中的多种细菌充当着分解者,它们在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通过翼轮的不断搅拌,不仅使污水与已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的稀释,还能提高水体中的________含量。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可能被污泥中的好氧性细菌通过________这一生理过程而降解。

4)翼轮搅拌一段时间后,好氧性细菌的数量将________,在曝气池中形成良性循环。

下图表示好氧性细菌增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

5)流入沉淀池中的水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活性污染将得到________。沉淀池中的污泥除取出一部分作为新流入污水的“菌种”外,多余部分一般还要作厌氧处理,产生沼气和废渣(有机肥料)。厌氧处理时,甲烷菌是发酵的关键所在,甲烷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它能利用H2CO2合成沼气,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以下两图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

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水温℃

25

26

27

29

31

32

34

DO饱和值

(毫克/升)

8.15

8.00

7.85

7.65

7.43

7.30

7.20

 

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_______

2)当地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________%,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00DO饱和度可高达110%。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

3)因地制宜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为了说明水体中氮和磷都很丰富时才能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某中学生物小组做了以下试验:

  (A)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静置1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加清水,静置1小时,再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最后加水至1200mL

  (B)将藻液搅拌均匀,分别取300mL,倒入3300mL烧杯中继续培养。A烧杯中加入0.3克洗衣粉和0.3克尿素;B烧杯中加入0.3克尿素;C烧杯中不加任何物质。

  (C)在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得到水样ABC

  (D)用显微计数法观察烧杯中藻类的繁殖情况,结果如下:A烧杯中的藻类数量大增;BC两烧杯中的藻类数量基本未变。

  根据上述处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A)处理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尿素中含有氮元素,通过实验能否达到目的?如何改进上述实验过程?

 

  ③池塘中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称为“水质富营养化”。大多数远离城市的天然池塘,施入一定的氮肥,常常不能引起池塘水质富营养化;而施加一定的磷肥后,很快就能引起池塘富营养化。对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你认为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1)在1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作用下会大量减少。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是________,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者。

2)在2级反应池内,pH8.08.4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NH3氧化成NO2NO3,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所释放的___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__,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实践发现,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3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无氧呼吸把NO2NO3还原成N2,无氧呼吸除释放能量外,还为还原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将煮熟稻草所得的汁液放入大玻璃瓶A中,放在野外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另取一只大玻璃瓶B,内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从A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B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B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在第50天时滴入数滴一定浓度的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持续观察两个月后的A瓶可看作是一个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______,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____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相互联系。

2)据图分析,B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种生物中两者间存在着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滴入DDT后,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____________的减少,____________的增加。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据报道,我国西南某地区是一个仅有5万多人的地方,患呆小症者竟高达1223人,占全区人口的2.3%,科学工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1958年前,该地区并未出现过呆小症。当时该地区森林茂密,覆盖率在40%以上,自然条件良好。后来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0.4%,也就伴随着呆小症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毁林开荒与呆小症流行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没有患呆小症的小孩成年后,还可能患的病是________

3)要预防呆小症的继续出现,当务之急是________________

4)这一现象说明,人对自然界的任何行动,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影响,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呆小症流行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该河流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自净过程,河流生态系统又恢复了污水排放前的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这种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5)假如味精厂、酱油厂等将大量的含有机物的废水排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