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71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面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下图是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③表示病毒正在侵入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________。
(2)④~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3)图中⑥~⑦过程需要经过________等的过程。
(4)在⑥~⑧过程中,⑥中的腺嘌呤与⑧中的________相互配对。
(5)HIV有I、II两种类型,其中HIV-I型又分为A、B、C、D、E、F、G 7种类型。HIV-I型的基因组成共有6个主要基因和数个调节基因,其中四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分别为po13%,Ltr5%,gag6%,emv22%,有研究表明,HIV有100种不同的形态,有20%的遗传因人而异。众多HIV变异株是研制HIV疫苗的主要障碍。那么HIV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化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6)人类目前对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办法。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感染HIV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策略。艾滋病的最有效传播途径是________。
A.性接触传播
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
C.蚊蝇叮咬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为抗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细胞来自________细胞的分化,分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能消灭________,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
(3)抗体若吸附在皮肤细胞的表面,引起它产生的是________,这样的抗体若发挥作用时,往往使皮肤发生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线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h,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数据均在标准状态下测 得,单位:mL),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条件变化 |
在充分光照下 |
暗处 |
||
15℃ |
25℃ |
15℃ |
25℃ |
|
CO2减少量 |
22.4 |
44.8 |
—— |
—— |
CO2增多量 |
—— |
—— |
11.2 |
22.4 |
(1)在25℃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________g。
(2)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共制造葡萄糖________g。
(3)如果一天有10个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处度过,且昼夜温度均为2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_g。
(4)如果一天有10个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处度过,如果光照时温度为25℃,夜间温度均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_g。
(5)根据计算说明,种在新疆等地的西瓜特别甜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进入等途径也可少量供应植物氮素。
(2)图中的A物质代表_____________,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中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________。
(3)将物质B转化为C的细菌,其新陈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
(4)在________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5)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据你所学知识,提出一种既不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要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某校学生在做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时,在某酿造厂的下游河道中取水样,取水地点分别距离该酿造厂排污点1 km、3 km、5 km、7 km处,但在实验室中水样瓶上的标记弄混了,为了确定水样的取水地点,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水样瓶上分别标记A、B、C、D,再取一小瓶自来水标记为E瓶,分别滴入质量分数为0.01%的亚甲基蓝溶液,观察记录褪色的时间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标记 |
A |
B |
C |
D |
E |
褪色时间 |
15小时 |
5小时 |
24小时 |
40小时 |
48小时 |
(1)取样地点距酿造厂最近和最远的样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滴入亚甲基蓝后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测定A、B、C、D四个样品中的BOD值(生物需氧量),从理论上分析BOD值最高的样品是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从酿造厂的排污点开始到7 km的河段中,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____,有大量藻类植物的河段是。
(5)从上述结果分析,你认为在7 km的河段中,已基本得到了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漂尘”是物质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可使部分SO2转化为SO3,从而使空气酸度增加,遇到雨水便形成“酸雨”。请回答:
(1)在此过程中,“漂尘”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吸附剂 D.催化剂
(2)写出在“漂尘”的作用下,与“酸雨”的形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的含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的排放量约为5×107 kg。其中的NO2溶于水形成______酸。
(4)“酸雨”的危害是______。
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
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
(5)要减少“酸雨”,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燃料中的硫化物进行_____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根据下面食物网图回答问题。
(1)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与昆虫的关系属于______,羊和兔的关系属于______。
(5)由于某种原因,鹰全部迁走,鸭子数量将会______。
(6)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下图示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不同种群的生长情况,种群丁是一种自养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______种群同别的种群好像没有相互联系,或不受别的种群影响。
(2)种群______最可能是肉食动物。
(3)种群丁最可能作为______种群的食物供应。
(4)下列各因素中,______因素对种群乙在第5~7天间的数量有最大的直接影响。
A.出生和死亡 B.迁入或迁出
C.死亡或迁出 D.食物短缺和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因子(如阳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1)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将该曲线改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曲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认真观察大豆种子萌发时的形态变化(如下图),分析回答:
(1)大豆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从a到b种子膨胀,增重明显,此时种子内增加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获得该物质的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
(3)从b到c,种子继续萌发生长,细胞分裂、分化的活动加强。此时种子内的有机物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三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播种时无论种子横放还是竖放,根总是向下生长(具有向地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