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602  75610  75616  75620  75626  75628  75632  75638  75640  75646  75652  75656  75658  75662  75668  75670  75676  75680  75682  75686  75688  75692  75694  75696  75697  75698  75700  75701  75702  75704  75706  75710  75712  75716  75718  75722  75728  75730  75736  75740  75742  75746  75752  75758  75760  75766  75770  75772  75778  75782  75788  75796  170175 

科目: 来源: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调研测试题 生物 题型:071

下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和乙植株的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是什么关系?a基因与B基因又是什么关系?

(3)若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调研测试题 生物 题型:071

  俄国前特工亚历山大·特利维年科在英国被放射性元素“钋”毒杀事件引发全世界关注。关于特利维年科被害的原因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科学研究证明,放射性元素钋能破坏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变性。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1)下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呼吸放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放射性元素钋如何影响特利维年科体内的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过程?

(2)有人认为,放射性元素钋使特利维年科体内基因发生了定向的有害突变,指导合成了对人体有害的蛋白质。你认为这个说法科学吗?说明理由。

(3)放射性元素钋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产生什么影响?这样的影响会使内环境稳态和神经调节发生什么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王淦昌中学2007届高三模拟试卷 生物 题型:071

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碰到有关颜色变化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稀释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后,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________

(3)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浓度为0.015 mol/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一段时间后溶液并没有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摸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合,取村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里,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

________;②________

(5)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组放在遮荫处,一组放在向阳处,结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这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致远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生物试卷 题型:071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第二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

第三步:接着注入斐林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l min。

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________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________

(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a.________

b.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致远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生物试卷 题型:071

为探究脊蛙(去脑,保留脊髓)肌肉是否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K为止水夹)和材料,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材料和用品: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导线、手摇感应电机等

方法步骤:

步骤1:将A、B两根导线插入乙瓶瓶塞,将A导线下端的小钩,钩在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背部肌肉上,带皮的蛙后肢接触食盐水,B导线的下端也接触食盐水,用凡士林密封瓶口:

步骤2:________(2分)

步骤3:________(2分)

步骤4:________(2分)

结果预测和结论:(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该实验能否证明肌肉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清浦中学2007届高三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单元测试(人教) 生物 题型:071

下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

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___。

(2)

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________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

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________。

(4)

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洪泽县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生物 题型:071

谷氨酸是鲜味剂味精的主要成分,1957年日本率先用发酵法生产成功。

(1)

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通常用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这样的培养基叫

A.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天然培养基

D.

合成培养基

(2)

用于生产谷氨酸的微生物通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过程中存在酶活性的调节机制,而使谷氨酸的产量难于提高。目前提高谷氨酸产量的通常做法是________。

(3)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发酵罐发酵时,温度为30~37℃,pH为7~8。请画出谷氨酸的积累速率与温度关系的示意图。

(4)

若发酵罐最多能容纳2×106个谷氨酸棒状杆菌,当把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到103个时接种到发酵罐中,已知谷氨酸棒状杆菌每分裂一次需0.5小时。则从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来看,6小时后谷氨酸棒状杆菌处在________。

(5)

环境适宜、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发酵6小时后,谷氨酸的产量还是很低。从微生物的营养角度来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洪泽县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生物 题型:071

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他们首先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该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再用上述T2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如甲图),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如乙图)。请据图回答:

(1)

与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比。本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________。

(2)

用培养过的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的目的是________。

(3)

实验过程中,保温的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

(4)

32P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经过离心,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这说明________;上清液也有很低的放射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东莞市南城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 题型:071

以下实验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通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图所示。

(1)

水位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________,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________。

(2)

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的移动速度加速。________、________。

(3)

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的关系。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________。

结论:________。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东莞市南城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生物 题型:071

分析并回答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某同学上午10时剪取洋葱根尖,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观察到许多分裂细胞,第二天他在同一时间用同一材料同样规范操作,却几乎找不到分裂细胞了,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却迟迟引不过去。这往往是因为盖玻片下的清水中残留有________。

(3)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除了有必需元素外,还要添加有关激素,用于诱导________,而添加葡萄糖等有机成分,是因为愈伤组织细胞里没有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

(4)在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试管直接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易碎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避免此现象的产生,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