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614  75622  75628  75632  75638  75640  75644  75650  75652  75658  75664  75668  75670  75674  75680  75682  75688  75692  75694  75698  75700  75704  75706  75708  75709  75710  75712  75713  75714  75716  75718  75722  75724  75728  75730  75734  75740  75742  75748  75752  75754  75758  75764  75770  75772  75778  75782  75784  75790  75794  75800  75808  170175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图中的③表示的是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①表示的是________,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

(2)

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的①的含量会________,②的含量会________。若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③,血液中的①的含量会________,②的含量会________。若注射③过量,则血液中的①的含量会________,②的含量会________。

(3)

若切除的是垂体,血液中的①的含量会________,②的含量会________。若给动物定期注射大剂量的激素③,一段时间后,动物表现出________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如图是某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

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________,E是________,而B和D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________。

(3)

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b.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4)

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分析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音器完全正常。直到病人死后解剖检查才真相大白,他的大脑左半球的颞下回后部有病变。

  [材料二]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报告了另一个病例:病人能主动讲话,听觉也正常,然而奇怪的是他听不懂别人讲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病人死后经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后部有病变。

  [材料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又逐渐发现有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看懂文字,但不会书写,而其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影响;有的患者其他语言功能没有问题,就是看不懂文字的含义,但其视觉是良好的。二者损伤的部位依次是颞中回的后部和角回。

  [材料四]科学家从大量的临床病例中观察到,一般用右手劳动的成年人中,左侧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损伤时,则产生失语症;而右侧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损伤时,则不产生失语症。

(1)

[材料一]说明位于人颞下回后部病变部位为________言语功能区,即________区。

(2)

[材料二]说明病人损伤的部位为________言语功能区,即________区。

(3)

[材料三]说明在人的颞中回的后部是________区,角回部位是________区。

(4)

[材料四]说明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区,________为优势半球。

(5)

以上资料分析所体现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配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

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3)

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___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H2O2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能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下图中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

在①~⑥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试管________,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试管________;

(2)

在试管②中,选用新鲜肝脏做实验,是因为新鲜肝脏中

[  ]

A.

含过氧化氢多

B.

过氧化氢酶易挥发

C.

含酶的种类多

D.

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强

(3)

在实验中取新鲜肝脏,迅速剪碎投入试管②中,剪碎的目的是

[  ]

A.

防止过氧化氢酶挥发

B.

防止过氧化氢酶分解

C.

防止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D.

使肝脏组织细胞破碎,过氧化氢酶与H2O2充分接触

(4)

观察实验①~⑥号试管,几乎无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

(5)

比较①和②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________

(6)

比较②和③④⑤⑥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________

(7)

在③、④、⑤、⑥试管中,除________号试管外,其他试管中所给的条件

都有可能破坏H2O2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根内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试剂来检测。(每空1分)

(3)实验器材:该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鉴定还原性糖:________。

②鉴定淀粉:________。

(5)实验现象:________。

(6)结果分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下图(a)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固定时间,即调校X与Y臂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b)所示。

(1)每次量度气体容积前要调校液面水平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6 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种子仍能生存,而曲线于第10小时后保持平行不变,原因是________。

(4)试为此项实验提供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此实验不同的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得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放进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胡萝卜植株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附:胚状体即等同于植物种子的胚的结构。)

(1)

过程③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过________过程,其结果是________

(2)

过程②③④在生物技术中称为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和必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3)

由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证明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一同学为证明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溶液2 mL;②再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 mL,使各试管中溶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③再向1~5号试管分别加入0.5%的唾液,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只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2)3号试管加入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了什么?

(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如何调整?

(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5)该同学在做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时,按如下方法操作:

①将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号和2号,并且各注入3%的过氧化氢溶液10 mL;

②用滴管吸取少量肝脏研磨液,迅速滴入1号试管中;

③再用该滴管吸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迅速滴入2号试管中,作为对照实验;

④观察结果并验证:轻轻振荡2支试管,使管内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内先有气泡逸出,但速率较慢;2号试管的气泡虽然后产生,但速度快、气泡多。如果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号和2号试管的管口,发现2号试管口的卫生香燃烧得更猛烈。请问:该同学所做的实验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生物①必修 分子与细胞(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请阅读下列关于线粒体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①在植物的不同生理条件下,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有变化,如冬小麦进入初冬时,其根尖分生区点和幼叶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增加;

②线粒体能不断改变在细胞中的位置,如在精细胞中是均匀分布的,随着精子的形成,大量移动到消耗ATP的颈部;

③在实验条件下,当培养液中的含氧量低时,线粒体就移动到细胞表面,当培养液中的含氧量高时,就移动到细胞内部均匀分布。

(1)根据材料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得出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2)材料③表明________是影响线粒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果用化学药品抑制植物根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形成,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就会明显减少。那么这种化学药品在细胞中的作用部位可能是________,导致矿质元素吸收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