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5752  75760  75766  75770  75776  75778  75782  75788  75790  75796  75802  75806  75808  75812  75818  75820  75826  75830  75832  75836  75838  75842  75844  75846  75847  75848  75850  75851  75852  75854  75856  75860  75862  75866  75868  75872  75878  75880  75886  75890  75892  75896  75902  75908  75910  75916  75920  75922  75928  75932  75938  7594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北京理综,31)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

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当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北京东城模拟)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__。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5)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

(6)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________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制作果醋时也可直接在果酒中添加优质醋酸杆菌菌种,处于________期的细菌最适宜作为生产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6天津理综,31)(1)下图为某种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A产物合成始于细菌生长曲线的________期,属于________代谢产物。

②B产物的积累量在细菌生长曲线的________期最大。

(2)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为了探究培养温度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产物(谷氨酸)合成量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在实验中有4处错误,分别标以①、②、③、④,请依次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步:设定培养温度为28℃、29℃、30℃

               ①

第二步: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密闭培养

             ②

第三步:在衰亡期定时取样,分别测定谷氨酸合成量,记录结果并绘制

      ③

曲线。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在30℃培养条件下,谷氨酸合成量最大,则认为,30℃为该细菌合成谷氨酸的最适培养温度

           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广东生物,40)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已经列入了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________筛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和4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两种)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______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方法)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8汕头模拟)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为褐色。为验证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具体步骤为:

(1)在4只500 mL的平底烧杯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几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2)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加等量的溶液;

(3)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瓶包住,把4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4)取一支试管,加5 mL煮沸的蒸馏水,冷却后向试管内加极少量的焦性没食子酸备用。

(5)最后向每一烧瓶中先加入1mL 1%NaOH溶液,再加入1 mL新配制的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入煮沸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________号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它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冷却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号瓶的实验结果与________号瓶组合可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5)本实验中只需________号瓶,就可说明光合作用可释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石家庄模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Ⅰ.下图表示夏季白天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1)图中d曲线所示的植物,中午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是_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图反映出,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植物比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

(4)植物与植物的区别表现在:其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________,但该结构中缺少________。

Ⅱ.科学家们发现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必需的酶系。根据下图中所示的不完整实验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处理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叶绿体1和叶绿体2的结构,发现其主要区别是________;分别用吸管吸取A、B中等量的溶液加入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一滴碘液,两支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上述科学家的结论:植物叶肉细胞中因缺少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实验。材料如下:A液、酶系稀释液、清水、碘液一瓶、试管两支、吸管一支,NADPH溶液、ATP溶液、高浓度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8江西模拟)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够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的可以引起肺炎并致人死亡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没有毒性的R型细菌。为了判断S型细菌的毒性是不是由荚膜引起的,格里菲思进行了3组实验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注射了S型活菌的小鼠死亡;注射了R型活菌的小鼠存活下来了;注射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也存活下来了。按照预先的设计,实验可以到此结束,但或许是一时兴起,也或许是灵感突发,格里菲思又顺手做了一组实验——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这似乎是个毫无悬念的实验,但结果却让格里菲思大吃一惊——小鼠死亡了。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

(1)肺炎双球菌初次进入小鼠体内后,一般先要经过________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蔽的________暴露出来,并呈递给T细胞。

(2)小鼠体内能产生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与产生抗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

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时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烟台模拟)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南宁模拟)青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而且形态较小,为确定其染色体数目,需要制备染色体标本。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每个体重为(5±0.2)g、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分别向腹肌注射0.1 mL质量分数不等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结论。以下是该实验的部分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结果一: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结果二: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

结果三: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统计

(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_________,依据是               

(4)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导致细胞的分裂停滞。

(4)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

(5)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

材料: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G.醋酸洋红液。

①选择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71

(2007青岛模拟)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

(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 mol/L的蔗糖溶液、浓度为1%的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 mol/L的蔗糖溶液制备成的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三支试管内上层清液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分析与思考:

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 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