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167  76175  76181  76185  76191  76193  76197  76203  76205  76211  76217  76221  76223  76227  76233  76235  76241  76245  76247  76251  76253  76257  76259  76261  76262  76263  76265  76266  76267  76269  76271  76275  76277  76281  76283  76287  76293  76295  76301  76305  76307  76311  76317  76323  76325  76331  76335  76337  76343  76347  76353  76361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将两种生活环境和食性十分相近的动物放入一个容器中,除供应有限的食物外,其他条件都保持恒定。两种动物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关系。从种群动态来看,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不管初始数量如何,两种动物的数量都将保持不变

B.两种动物的数量都将保持动态平衡

C.受初始数量的影响,两种动物的数量将保持恒定

D.一种灭亡,另一种生存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表显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鹿的种群变化情况(严禁捕猎),下列结论中最适合这两个种群变化情况的是

[  ]

A.狼的数量随驼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

C.驼鹿数量随狼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两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面是种群密度调查的有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一般采用取样调查法

B.对小家鼠种群密度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C.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群密度时估算结果与样方大小无关

D.为了使调查所得的数据比较符合实际,须多次调查并取其平均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细菌时,培养基上的营养物质会随时间的延续逐渐耗完。此时如果因突变出现了能利用原有菌种产生的废弃物的新的菌株,则以下各图(纵坐标N表示菌种的个体数量;横坐标表示时间)最能反映上述变化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逐年观察。下图为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并根据曲线提出了保护措施。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Ⅰ为0~1岁时期,种群Ⅱ为6~7岁时期

B.种群Ⅰ为1岁以后的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的各年龄期

C.种群Ⅰ和Ⅱ都应为7~10岁时期

D.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的全部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在对某池塘鲫鱼的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鲫鱼的总量为

[  ]

A.4000尾
B.3200尾
C.1600尾
D.800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该物种的种群密度是

A.6
B.6.5
C.7
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的变化情况。在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此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  ]

A.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