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济南市大明湖的湖水,近20年来,随着市区居民和一些小型化工厂的增多,污染程度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湖水越来越浑浊,透明度越来越小,恶臭味越来越浓。所以,大明湖治污成为省、市政府及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收效不大。例如1996年的大整治,由于好多人认为浑浊严重,恶臭味浓烈主要是因为淤泥多、湖底浅所致,故进行了大规模清淤。清淤后水质有所好转,但时间很短,不久又恢复原状,而且更加严重。
结果使一个本来水淡草旺、人流逐涌的公园变得水臭人稀,公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受到一定损失。以后的6年间基本上没有再进行人工治理,然而,时至今日,水质却自然有了一定好转。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对湖水的治理提点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2004年3月10日是上海市24家公园第一个免费开放日,有人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的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少数游客还带着工具去挖野菜,致使不少草坪伤痕累累。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电视台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我国是农业大国,最近,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新技术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空前影响的形势下,我们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有科学的、前瞻性的认识。
我国现有13亿人口。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总人口可能达到16亿。全国现有耕地1.3亿公顷。今后耕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试说明如何协调我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塑料产品)最终将成为祸害。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用甘蔗渣、麦秆、芦苇浆作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终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难被________降解,长期留在土壤里,会影响土壤________,阻碍水分流动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可行吗?
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目前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3)张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最初会导致________的减少,________的增加。
(2)若鹰的食物90%来自鼠,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上,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鹰每减少a(表示能量),则草被鼠摄食的量将增加________。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_______。
(4)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结合图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荒漠化)。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在积极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材料一:2001年3月27日,西安市黄尘弥漫,这是继3月22日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
新闻材料二:我国西部174个县在2000年先行退耕34.33万公顷。
新闻材料三:我国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①天然林保护,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③退耕还林还草;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生产基地建设。
(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植被________;引起“黄龙”再降的人为因素可归纳为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的作用是________,“还草”的作用是________。
(3)从根本上说,我国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________,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在我国,红树林原广布于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其面积日益缩小。请回答:
(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生存发展。
(2)红树林的消失,对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影响是______________。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1982年6月18日,重庆市下了一场酸雨,市郊2万亩①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水稻枯死。为此,重庆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导致水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2)请提出两条防治酸雨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如图是我国某海域的一种渔业资源的捕捞量的年代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捕捞量迅速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捕捞量降低的同时,该种鱼的资源向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请运用有关生物学知识解释演变的原因。
(3)在20世纪90年代捕捞的鱼中,发生畸变的鱼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
(4)渔业资源的减少,还与赤潮的形成有关,赤潮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生活需要的资源如水、土地、能源等只能从环境中获得,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环境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要通过制定一定的政策来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
(1)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________下降,________失调的重要原因,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控制________的增长,做到________地发展。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