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8348  78356  78362  78366  78372  78374  78378  78384  78386  78392  78398  78402  78404  78408  78414  78416  78422  78426  78428  78432  78434  78438  78440  78442  78443  78444  78446  78447  78448  78450  78452  78456  78458  78462  78464  78468  78474  78476  78482  78486  78488  78492  78498  78504  78506  78512  78516  78518  78524  78528  78534  7854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________

2.上图下图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长状态,其中②号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由图判断,该菌在________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甲烷细菌的生长状态最能由试管________代表。

3.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

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比刚接种时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形态如右图所示,该菌在人体中可引起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4.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7,人体胃腔内pH在1~2之间,但胃粘膜的粘液层靠近上皮细胞侧pH为7.4左右。若幽门螺杆菌随食物进入胃腔,结合其结构特点以及能导致胃溃疡的特性,推测该菌在胃内如何存活?

________

5.依据第十题中信息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否属于古细菌?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__

右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90至2000年间3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

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________

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

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

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_______;种群规模与基因_______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2.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反射弧是________

3.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________

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

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图。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________

2.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________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3.判断图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________

4.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

5.上下图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

A.Hind Ⅲ

B.EcoR I

C.Eco B

D.Pst I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________,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7.在已确定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若质粒的抗青霉素基因缺失了两个碱基,将这样的受体细胞接种到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该细胞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

A.抗青霉素基因不能转录

B.基因1和7没有表达

C.基因1和7不能连接

D.质粒上的酶切位置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________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跟不上________反应。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m 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m g CO2/100 cm2叶·小时)

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

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图①。

4.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粘膜

D.胃酸

3.图中细菌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

4.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⑧和⑨分别表示和________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

6.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免疫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题型:071

回答有关值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

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

1.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________。解释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现欲进行该优质高产燕麦与玉米的杂交研究,可采用________技术,因为该技术可解决________,并有可能培育出新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 题型:071

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____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

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______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______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 题型:071

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某课题组测定生长于A地(平原)和B地(山区)银杏叶片不同时时间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1)植物中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A、B两地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

①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完成总叶绿素含量与采样日期关系的二维曲线圈。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银杏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________。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 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________

(3)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________(填字母)是10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 题型:071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1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 mL滤液,再加人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_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