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进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过程③是________,⑤过程主要是指________。
(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和必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同时,培养过程中,除保证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还必须保证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
(3)一个兰花茎尖在一年之内可以生产出400万株兰花苗,与有性生殖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取的是兰花根尖细胞则试管植物叶片是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
(5)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除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之外,通常还要添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鄢陵二高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
(3)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生物膜。
(4)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释放的能量________(少,大量,无),反应场所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鄢陵二高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
(2)图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_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填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________。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_______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鄢陵二高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是从不同生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某学生将图甲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滴加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该细胞会自动复原。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
(3)若将图甲细胞与烟草细胞杂交,首先要用________处理细胞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结构由图中________(填名称)三部分组成。
(4)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
(5)若图乙细胞能分泌干扰素,则该细胞是________细胞。此类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是________(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图d→e和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甲:________,乙:________。
(3)就丙图而言,h-i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
(4)乙图中的c→d所处的细胞周期时期是:________。
(5)和甲图中的c→d相比,乙图中的c→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观察一片树林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________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
(4)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而此时,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从A到C点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________;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________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mg/L。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____(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_(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改变原有传统的种养殖业分散经营模式,建立了该地特有的新的高效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传统的分散种养殖业生产模式改建成桑基鱼塘时需要考虑系统内部_________,通过_________,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_;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3)蚕沙、桑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的作用又被桑基所利用。蚕沙中的氨经过_________的作用,形成_________,被植物利用。
(4)该系统能否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5)在该图上用箭头表示系统内部能量流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