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5) 题型:071
下面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________(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B________。
(2)比较乙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__。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__,甲图中③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现象,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__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5) 题型:071
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________,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________,
7号试管的处理为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我们口腔中的________酶,对实验结果的检验可直接滴入1~2滴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5) 题型:071
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________由__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__,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它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________合成。
(4)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和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5)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1年。而持续的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则会出现大量病态、肿瘤转移和内皮细胞的异常生长等现象,这种血管生成速度十分迅速,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4) 题型:071
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1)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2)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3)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__。
(2)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4) 题型:071
下图是人体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试回答([ ]中填序号,________上填写名称):
(1)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 ]________;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基团)。
(2)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上图细胞,则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
(3)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相当于人体中的________。其中碘和水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依次为________;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4) 题型:071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甲组杂交F1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3) 题型:071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
(4)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3) 题型:071
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
(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
(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 题型:071
根据科学研究证实,由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部分细胞质变为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和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的线粒体却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颈部,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1)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_,以便传给下一代。
(2)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________,运动________。
(3)精子快速运动主要依靠________的摆动,其运动的动力主要产生于________。
(4)全保留线粒体的意义在于:线粒体是________场所,通过线粒体的生理活动能形成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2) 题型:071
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现象,便进行研究。收集的资料如下:
Ⅰ.将细胞置于含有某种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
Ⅱ.由于BrdU掺入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
Ⅲ.将处于细胞周期中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资料该同学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实验:
①配制培养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中添加BrdU。
②培养:________。
③制片:________。
④观察: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着色情况。
(2)实验分析:
①下列哪项不是本实验所运用的原理________。
A.DNA的半保留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D.细胞分化
②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染色体的现象是________。
③若要观察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最好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请描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④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_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