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试卷生物试题 题型:071
分析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三号“杀手”。
1.目前对糖尿病Ⅰ型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________细胞分泌。
2.这种治疗用的激素过去主要是从动物的内脏中提取,数量有限,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指出图中6、7的名称:6________,7________。
②一般获取4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6的获得必须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3和4,再加入适量的________酶,才可形成。
Ⅱ、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致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称为________。
2.③能诱导分化出神经细胞、血细胞、肌肉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结果。这样培育的组织器官移植回患者体内与异体器官移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3.若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可将健康人的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可以用取自通过B过程得到的结构中的④________,原因是这些细胞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试卷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图甲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实验图,图乙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和幼苗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图丙表示30℃时此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B、C表示曲线上的点,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该幼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回答:
1.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CO2、O2)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C5含量将发生的变化________。
3.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呼吸作用及幼苗光合作用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在图中绘出变化曲线,并说明理________。
4.图丙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可用________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可用________表示。(用S1、S2、S3表示)
5.若温度降至25℃(维持原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丙中A、B点的移动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6.当光照强度位于0-B之间时,幼苗叶肉细胞线粒体内氧气的来源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试卷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图1-4是与细胞内合成和分泌某些蛋白质有关的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不同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分泌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另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这种分泌方式称为不连续分泌。图1表示不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两种途径,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直接“信号”是________,细胞膜上接受信号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用图4中的字母表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填数字);若该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影响其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信号”是________。
2.图2所示过程的场所发生在图1的细胞核中,若该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其场所还有________;图2中②与③在组成成分上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
3.图2与图3所示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不同点是________。
4.若图4是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的一部分,则在进食后,甘油和葡萄糖分别是通过________方式(用图4中字母表示)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试卷生物试题 题型:071
下图1是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图2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据图回答问题:(方括号内填编号)
1、图1中各数字所示物质或者结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图1中制造抗体的主要是[ ]________,细胞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某细胞器)。
3、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4、参照图2中的曲线,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应采用方法________(填方法①或方法②)较好,原因是________。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相应抗原(或疫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注射抗原后,体内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数量变化与曲线________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从某未发展乡村地区的土壤收集样本A,再由接近重工业的地点土壤收集样本B,A和B两样本各含不同细菌混合物。把等量的细菌样本A和样本B先分别悬浮在1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内,为抑制细菌分裂需要将A、B样本迅速在4℃环境储存。然后用接种针从每个样本液体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分别接种在不含镉和含有非致死剂量的镉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数细菌菌落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1.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
2.下列是关于样本A与样本B中抗镉细菌含量百分率存在差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有( )
①B地点镉污染严重,诱导细菌发生抗镉定向变异
②A地点的细菌今后也有产生抗镉变异的可能性,这是变异不定向性特性的表现
③A地点抗镉细菌没有竞争优势,B地点的抗镉细菌具有竞争优势
④B地点的高镉含量对细菌的生存起着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接种培养前,同时取出一部分样本A用化学品X处理,然后分别在无镉与含镉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
上述两种培养基,从用于培养获得菌落的角度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差异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变化现象,说明样本A的细菌可能发生了________。
(Ⅱ)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例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对宿主的专一性,以及在炭疽杆菌大量繁殖的过程中,因为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而使液体培养基变浑浊的现象,通过实验确诊。实验步骤如下:
1.第一步是进行________。即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第二步是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此过程中,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3.第三步是取等量菌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________,置于35℃环境下培养6小时。如果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写出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对健康人群来说,除________等外,许多表面组织都有真细菌定居,但当细菌性传染病流行时,就有可能引起人体致病。从题干信息可知,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________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1.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右图是鸟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鸟类有一种羽毛颜色的遗传,仅由雌鸟传给雌鸟,不传给雄鸟。
该遗传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____部分。
2.现已知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黑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_______,雌鸟的羽色是________。
3.遗传工作者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4.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Ⅰ-3和Ⅰ-4所生女孩都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5.在上题条件下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双胞胎(Ⅳ-1与Ⅳ-2)中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人体生理活动调节机制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向传递的。
2.将实验猴放在寒冷环境中发现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写出此环境温度下体内温度调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________。
3.实验发现,实验猴因为长时间的接受头部电极刺激而引起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的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科学家推测脑内____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植物的育种方法的问题。
下图甲、乙、丙、丁、戊、己为6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比较甲乙两种育种方法,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B过程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
2.图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的过程有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
3.育种过程中利用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的育种方法有________。K过程的实现首先要________,L表示________。遗传物质肯定只来自于一个亲本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试管苗培养及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培养试管苗的过程中,常常是将处于________状态的细胞先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先后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芽和根。诱导再分化的方向是与培养基中________比值有关。该比值接近于1时诱导形成的是________。
2.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图中虚线表示大气中CO2浓度)。请回答:
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见,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更高。
3.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
4.生产实践中,在试管苗移栽阶段,当试管中的植株长到5-10 cm时,________可先3-5天,使其适应试管外环境。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________培养基、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5.在试管苗的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________。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研究人员为研究移栽后的试管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将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移栽苗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 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种移植苗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27℃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mg/h;30℃时真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