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的途径
②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O2的来源
③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④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乙细胞不同的基因重组导致b过程产生不同的细胞
③上皮细胞与甲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能力高低应该相同
④b过程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A.④
B.④
C.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b、
代表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若该细胞1、2未分离开,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有1/2异常
C.若3、4发生交叉互换,此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两种类型的子细胞
D.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完成后a与b不能共存于同一个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既存在同源染色体,又符合染色体∶DNA=1∶2的时期是
①有丝分裂前期
②有丝分裂后期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④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
⑤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⑦有丝分裂中期
A.①②③⑥⑦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图1,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图1的中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的中b、图2中A→B时的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C.图1、图2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下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
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
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
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B.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
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
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的是①②③
D.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C.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