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先把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5 N的培养基中,使其DNA双链都标记成“重链”(15 N),然后把大肠杆菌转移到一般14 N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繁殖,每隔4小时(繁殖一代)测定一次。结果发现此重链分子发生了一系列稀释,此实验说明
A.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
B.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
C.DNA的复制是分段进行的
D.DNA的复制在细胞分裂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
A.DNA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4种碱基
B.DNA分子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C.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的顺序不同
D.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某DNA分子中,当A+T/G+C在一单链中为0.4时,在其互补链中这个比例是
A.0.4
B.0.6
C.1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能够证明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能够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③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④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聊城一中高三生物综合能力训练:遗传和变异专题 题型:013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原因,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B.在染色体的成分中,DNA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行为”表现一致。
D.细胞中含有的DNA均存在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莘县一中2008-2009年上学期高三生物月考(一) 题型:013
下列哪项不能将ADP合成ATP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分泌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莘县一中2008-2009年上学期高三生物月考(一) 题型:013
在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莘县一中2008-2009年上学期高三生物月考(一) 题型:013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与下列哪个选项较相近
A.胚和胚乳
B.胚囊和囊胚
C.细胞板和赤道板
D.水和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