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DNA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
氨基酸
氨基酸和核糖、含N碱基和磷酸
二氧化碳、水和含N废物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①→②→③→④
④→⑤→③→②
②→①→⑤→④
⑤→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④和⑤的顺序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比特尔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在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或分子是经过一系列代谢步骤合成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种突变体(1-5),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但是该微生物在合成途径中,物质A、B、C、D、E都是必需的,但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于是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示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物质,微生物能正常生长,“-”表示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物质,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
请分析突变体4在哪两种物质之间合成被阻断
A.B和D
B.D和A
C.A和E
D.E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个
4个
5个
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①也可以表示在反应物一定量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
图②可表示K+由内环境进入细胞时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
图③可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其中a侧为细胞外
图④可表示一种脱氧核苷酸分子或者一种核糖核苷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正确的是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度不同
加碳酸钙的作用是为了使研磨更加充分
类胡萝卜素含量多于叶绿素含量
实验证明了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八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下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下图中相应点的变化是
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
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