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2(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600个
900个
1200
1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下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①②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
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
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不存在,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①②④③
④②①③
②①④③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
TMV型的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TMV型的RNA和HRV型的蛋白质
TMV型的蛋白质和TMV型的RNA
HRV型的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错误叙述是
原料和酶来自细菌而模板来自噬菌体
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走向高考)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练习2-3-1(人教新课标) 题型:013
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35
S32
P35
S和32P不含35S和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