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只有DNA连接酶
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不能用叶肉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
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慢
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
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可能是竞争关系
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小鼠体内可能会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T细胞
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吕克·蒙塔尼,以表彰他们分别发现了人乳突状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子宫颈癌的致癌基因属于病毒致癌因子
找到致癌的病原体,有利于研制出相关的防癌疫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DN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为HIV,感染后会患AI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1次偏转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