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浙江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合成ATP与分解ATP的酶相同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酶在4℃左右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从图1、图2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科学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这为癌症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向。对于该基因疗法,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属于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在Ⅱ处施加剌激,则a处膜外电位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除哪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C组r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1、3
1、4
2、3
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题型:013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增加、减少、不变
减少、增加、不变
增加、增加、不变
增加、减少、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