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发生了基因突变
发生了交叉互换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了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
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
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
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茎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产生得多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协调,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动物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比较长,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
蜜蜂采蜜是动物本能行为,它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完成这些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动物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
若某人一次过多地摄入蛋白质,则消化吸收后多余的氨基酸可以在生物体内储存
某儿童偏食,其食物中长期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即使长得较胖,其免疫力也比同龄正常儿童低
长期吃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①体细胞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生物固氮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部分细菌、放线菌、蓝藻等都能进行生物固氮,它们的细胞均无核膜
圆褐固氮菌不仅能固氮,还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
根瘤菌可将固定的N元素以NH3形式提供给豆科植物
根瘤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其固氮基因无外显子和内含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中乙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吸收量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