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成的更新
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C.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后将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有一种抗肿瘤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若临床使用发现此蛋白质对肿瘤确有良好的疗效,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大量生产。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常用鸟枪法提取该种基因做为目的基因
B.获得重组质粒时,需用同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C.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有利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获得了抗肿瘤蛋白表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是
A.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C.自然界顶端优势现象和植物茎的背地生长现象的原理相同
D.当下丘脑被损伤后,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完全丧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根瘤菌质粒可以做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其上有该菌的固氮基因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属于固氮细菌,能将氨转化为硝酸盐
B.硝化细菌属于消费者,新陈代谢为自养需氧型
C.硝化细菌拟核中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当土壤中缺氧时硝化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成氮气归还给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能清除体内正常细胞,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B.饮食中摄入过量胆固醇类食物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C.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D.利用DNA探针可快速简便地检测出乙肝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全身出现性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济宁金乡一中2012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13
某科研小组采用切断实验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依次测定和记录实验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应选取体重相同,生理功能正常的成年家兔数只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要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B.手术前要预先测定实验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
C.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低,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D.该实验原理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